达达知乎100问 第十二期 | 秋招特刊2

62

现在选择半导体行业就业

是不是一个好选择?

提问ID:匿名用户



先复述一下这位朋友的问题

外有压力,内有扶持。但半导体行业个人能做的仅是螺丝钉,业内巨头垄断,难以跳槽加薪,基本就是从一而终。想听听知友对半导体就业的分析。现在加入半导体行业是不是一个好的选择?


『   解题   』


提出一个好问题,并不容易,也常常就能解决一半的问题。达达君习惯先解题,看看提问者到底问了什么?
看了一下提问的时间,是2021年8月。其实从提问者的描述中,已经看出了大量的担忧,并似乎给出了“不是一个好选择”的暗示,理由是:
1、加分项很少:
    ✔ 内有扶持
    ✔ 外有压力(且理解成加分项)
2、减分项不少,分析并阐述如下:
    ● 只能做螺丝钉
    ● 业内巨头垄断
    ● 难以跳槽加薪
    ● 职业生涯从一而终
从一而终,似乎并不是什么问题。它是由两个问题造成的:其一,职能细分,因此只能做螺丝钉;其二,业内巨头垄断,因此所在公司较难有较大作为。既然公司不会有大突破,那么个人的机会也就很少,再者职能细分,因此只能“从一而终”。我们继续探究,从一而终造成了什么问题呢?提问者说得很清楚“难以跳槽加薪”。
至此,达达君可以搞清楚提问者的逻辑是:不能跳槽加薪,不是一个好选择(或还是否是一个好选择?),以下就达达君的理解来谈一谈。


01

能否跳槽加薪?


当然可以。即便退回到2021年,半导体都是热到发烫。不过,达达君想来和您辩一辩“加薪”与“跳槽”。


『 薪酬是什么?』

有没有想过,薪酬的本质是什么?

薪酬的本质,在达达君看来,是企业主给员工过去的经验及贡献与未来潜力支付的兑价。而薪酬,是一系列因素的结果。也就是说,以更高的资历、获取了更高的成就、能预示更大的潜力,企业主才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。薪酬随着工作资历的加深,既不是一条直线,也不一定是一条加速上扬的凹曲线。


『 加薪不是唯一追求 』

加薪也并非唯一追求。职业生涯中,如果把一个人的职场“能量”比作一个立方体,决定他职场能量大小的,是他职崖的长度、宽度、密度。在途中,我们每个人的职场能量大小不同,所处的方位也不相同

4.png

你看,如果为了获得更大的成就。一个员工的选择是向上走得更高一点、向左右拓得更宽一点、向前奔跑得更快一点。而雇主,会匹配他的能量,给到相应的薪酬待遇。

不同的人,也会找寻适合自己的坐标点,并进行拓展。再一次声明,加薪并非唯一选项。比如,虽然谷歌可以开出很高的薪酬,但是据说一旦决定加入NASA进入宇宙探索,那给出比原先再高的薪酬,那也是拉不回来的。不要觉得这不可能,刚开始职场工作的人更追寻单一向度的薪酬增长,而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,其考虑会更多。


『 跳槽与加薪没有必然联系 』

此话怎讲?一曰:不跳槽也能加薪。你看,我们在上面谈过,只要能实现自己的职场能量,那么雇主自然会匹配相适应的薪水。具体怎么匹配呢?不同行业、不同时期的特性,决定了大面上的薪酬水平。根据“岗位价值度”的评估和公司的职级体系,不同职能、不同职级又会被匹配到合理的薪酬。

跳槽才能加薪,实则是一个“错觉”。少部分人通过跳槽调整了自己的职能、职级,获得了薪酬的提升。更多的人,是在同一个以上提到的框架内,拿到了更高的市场薪酬分位。如果没有扎实的实力垫底,那么他也只是提前兑现了自己未来的报酬,同时也缩窄了未来薪酬上升的空间。

再曰:跳槽不一定为了加薪。还是调用以上提到的“职场能量”的概念,有些人会调整在体系中的坐标。比如,FAE如果想转型销售、芯片开发要转到系统工程师,那么他跳槽的首要目的应当是为了实现职能坐标的转换,而非加薪本身。同理,有些人希望在管理功能上拓展,那么薪酬也不是他的第一目标。

至此,我们已经可以了解,跳槽与加薪没有必然联系,而跳槽加薪与“好的选择”,更是两回事。那么,在对半导体到底是不是一个“好选择”下一个判断前,我们再来了解下半导体这个行业吧。

02

关于半导体的职业选择

『 行业现状 』

众所周知,中国正迎来千载难逢的半导体的发展期,国家的投入,带动了地方政府、产业资本的全力支持。半导体这个“资金密集型”与“知识密集型”的产业,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源动力。2022年2月美国半导体协会(SIA)发布报告,半导体产业的全球市场规模首次突破5000亿美元,中国是第一大市场。见下图,这个行业还在持续高速地发展。从这个意义上来讲,达达君认为半导体行业是一个好的选择。 

5.png

提问者称“业内巨头垄断”也让人难以苟同。在部分内存、CPU等领域,确实存在巨头,也可能“垄断”。但从更加广义的范围来说,这样的情况并不存在。以达达君所在的高新能电源领域来说,达达君从2014年开始创业,如今能在无线充电、有线快充等领域站稳脚跟,并获得许多的市场第一,也可佐证这样的观点。非但如此,“小头”因为更加灵活的体制、更加坚定的投入,甚至能获得更佳的智力资源,只要选对产品、付出努力,能在细分领域取得突破,并非不可能。


『 职能特点 』

半导体,不论制造或者设计领域,职能非常多,这点没有错。但因此得出“从一而终”和“做螺丝钉”的结论则值得商榷。知识工作者,尤其在高科技产业,没有一个人会完全懂得与他邻接职能的其他人的工作。与无可奈何甘作螺丝钉不同,不论是管理还是技术的提升,都恰恰意味着统合能力的提升,一个优秀的高职级的人员,也一定可以管理自己不懂的领域。

这个特点,难道不让人心动吗?再者,能学到其他更多职能的知识,不被焊死在一个职能上,不也是一种职业发展进步能带来的幸福感吗?与之相反,“螺丝钉”怕也是不存在的。半导体行业的软硬件知识更新很快,如果不能在职级上进步,这颗“螺丝钉”怕是要生锈、松动,而最终会被新的螺丝钉取而代之。


『 景气周期 』

再跳脱出来一些,如果对半导体行业的特点,即景气周期有更多理解的话,就能更加淡定地看到职业选择的问题。以下这张IC Insights的景气周期图,显示了半导体行业的资本、市场、产能是如何循环往复自成负反馈地变化的,达达君对此深以为然。而我们职场人呢?都是在这样的景气周期大环境中的一员。行业永远存在,而怎么发展,则在于自己。

6.png


虽然该图是在2012年制作的,但它符合产业规律。中国的半导体人,更应该抓住这难得的发展机遇,少思考行业好不好这样的大话题,多实践如何提升自己职场能量。

加油,与君共勉。

END